从多方渠道传出信息,酝酿多时的护筒出口关税调整政策或将不日出台。部分护筒厂家已准备在新政实施前“抢关出口”,由此可能导致12月份护筒出口量在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之后反弹。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具体调整方案已基本制定完成,将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其中钢坯、钢锭、生铁等护筒初级产品的出口关税率由15%提高至25%;热轧板卷、长材的出口税率由原来的5%-10%提高到15%;个别此前被“错杀”的护筒品种还将降低出口关税率。“原定本周一和原粮及其制粉取消出口退税一起出台的,后来可能担心引发护筒抢关出口又推迟了。”该消息人士说。
今年以来,国家4次出台调控政策,力图控制被归为“两高一资”的护筒产品出口。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粗钢出口量在4月份达到844.4万吨的历史高点后逐月回落,护筒出口在10月份和11月份连续两个月出现同比下降。昨日,中国护筒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说:“这种下降(是否将成为趋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如果出口量大幅增长,不排除继续加征出口关税。”他透露,对部分护筒产品继续加征出口关税的事情有关部门已经研究过,“有出台的可能性”;而有关出口配额的事情,还没有研究过。
中钢协顾问吴溪淳也表示,如果未来护筒产品出口量高于近两个月的水平,出口关税率可能将继续提高。此外,如果护筒价格上涨过高,也将进一步控制出口增加国内供应。他预计,2008年我国护筒产品出口量将减少2000万吨左右,其中长材减少800多万吨,板带材减少400万吨,管材减少400万吨。另外,钢坯也会大幅减少。消息人士透露,自本周开始,部分护筒厂家和贸易商在得知消息后,已着手准备“抢关出口”。而一位护筒厂家人士表示,很多护筒厂家早已预料到这一变故,因此12月份的护筒计划出口量均超过11月份。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12月份护筒出口量极有可能出现反弹。
本报此前曾报道,有关部门逐步考虑将频繁的关税政策调整改为对护筒出口体系进行“重构”,一方面对现行税目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大调整,然后对低端护筒产品进一步加征关税,而对此前过多加征关税的高端护筒品种降低出口关税率或取消出口关税;另一方面配套采用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出口许可证管理对护筒出口进行综合控制。罗冰生昨日向记者证实,有关税目调整,中钢协已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来源:中国证券报)
© 2019-2023 YuTongPipe Inc. 盐山昱通管道有限公司